查看原文
其他

赵伟:债务“置换”加快,稳增长“轻装前行”(国金宏观)

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2-09-01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赵伟宏观探索”



报告要点

再融资券发行,有何新变化?再融资券“超发”,部分东、中部省市突出

年初以来,再融资券发行规模远超地方债到期。1-2月,再融资券发行规模超1280亿元,而地方债到期规模不足400亿元。从分布来看,再融资券“超发”主要由北京和河北贡献,其中,北京再融资券发行超860亿元、到期仅21亿元;河北再融资券发行也较多、118亿元左右,而年初前两月暂无地方债到期。

再融资券“超发”并非“新鲜事”、2021年已开始显现,部分东、中部省市尤为突出。2018年至2020年,再融资券发行规模明显低于地方债到期、占后者比重约83%;2021年,再融资开始明显“超发”,全年发行达2.89万亿元、高于地方债到期的2.67万亿元。分地区来看,东部广东“超发”60%以上、天津近40%;中部河南、安徽等“超发”也较突出,高出地方债到期规模的23%以上。

再融资券“超发”,为哪般?或与化解隐性债务、缓解债务偿付压力等有关

再融资券“超发”,或与“置换”存量债务有关,2021年“置换”比例近3成,2022年初进一步抬升。2021年,再融资券募资用途中标明“偿还存量债务”的比重达35%,或指向再融资券“置换”非地方债形式“隐性债务”,其中年初和年底“置换”情况较多,1月至2月发行的再融资券几乎全部用于偿还存量债务、合计占比达98.8%。2022年初以来,再融资券“置换”比例也相对较高、75%以上。

再融资券“置换”现象增多,或与隐性债务化解加快推进、债务偿付压力加大等因素有关。伴随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加快推进,广东、上海等先后开展隐性债务“清零”工作;与之匹配的是,相应地区再融资券“置换”“隐性债务”的增多。再融资券“置换”或成为隐性债务化解重要方式之一,经济发达地区优先试点,存量债务规模较大、付息成本偏高一些中西部地区,再融资“置换”迹象亦显现。

再融资券的演化和影响?或成“化债”重要途径之一,助力稳增长“轻装前行”

伴随“清零”试点省市扩展等,再融资券或成为“化债”重要途径之一。稳增长加码背景下,2022年各地财政预算报告,多数强调要“妥善处置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存量”,部分省市明确提出“开展隐性债务清零试点”;再融资券或成为“化债”重要途径之一,再融资券募资用于偿还存量债务规模已明显增多,从2019年不足2千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超1万亿元,2022年规模也可能不低。

再融资券“置换”有利于优化债务结构、缓解债务压力,有助于稳增长的“轻装前行”。以省为单位的再融资“置换”,有助于降低债务成本、优化债务结构等,加强债务管理的同时,也帮助部分债务压力较大的地市、县等卸下债务“包袱”,加快市场化投融资建设、激发基层活力,进而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动态平衡。

风险提示:统计过程中可能的偏误和遗漏,隐性债务化解进程不及预期。



报告正文

一、再融资券发行,有何新变化?

年初以来,再融资券发行远超地方债到期规模。1-2月,再融资券发行规模超1280亿元,而地方债到期规模不足400亿元。从分布来看,再融资券“超发”主要由北京和河北贡献,其中,北京再融资券发行超860亿元、到期仅21亿元;河北再融资券发行118亿元左右,而年初前两月暂无地方债到期。 

再融资券“超发”并非“新鲜事”、2021年已开始显现,东部、东北尤其明显。2018年至2020年间,再融资券发行规模明显低于地方债到期、占后者比重约83%;2021年,再融资开始明显“超发”,全年发行达2.89万亿元、高于地方债到期的2.67万亿元。分地区来看,东部和东北“超发”现象凸显,再融资发行占地方债到期比重均在112%以上。


具体省市来看,东部广东、北京、天津等地,及河南、重庆等中西部省市“超发”明显。2021年再融资券发行与地方债到期规模比较来看,北京、广东、天津等省市再融资券发行远超地方债到期规模,其中,北京几乎“翻番”、广东“超发”60%以上、天津接近40%;中部河南、安徽等省市“超发”现象也较为突出、高出地方债到期规模23%以上;西部重庆、青海再融资券“超发”比例在55%以上,四川、陕西、甘肃也相对较高,15%左右。


二、再融资券“超发”,为哪般?

再融资券“超发”,或与“置换” 存量债务有关,2021年“置换”比例近3成,2022年初进一步抬升。2021年,再融资券募资用途中标明“偿还存量债务”的比重达35%,或指向再融资券“置换”非地方债形式“隐性债务”,其中年初和年底“置换”情况较多,1月至2月发行的再融资券几乎全部用于偿还存量债务、合计占比达98.8%。2022年初以来,再融资券“置换”比例也相对较高、75%以上。

再融资券“置换”现象增多,或与隐性债务化解加快推进、债务偿付压力加大等因素有关。伴随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推进,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优先试点,先后开展隐性债务“清零”工作,例如,2021年上海和广东率先开启试点。隐性债务化解,或通过发行再融资券等方式推进;此外,部分省市债务到期规模较大,也不排除通过发行再融资券等方式缓解压力。


与之匹配的是,北京、上海等东部省市“置换”比例高于平均水平,安徽、重庆等中西部省市“置换”比例也相对较高。防范化解隐性债务等背景下,上海等东部省市再融资券“置换”比重明显较高,其中,上海再融资券全部用于“偿债”、北京占比高达84%。同时,债务到期压力明显攀升下,安徽、江西等中西部省市再融资券偿债比例均在70%以上、高于区域平均水平。


三、再融资券如何演化、影响?

伴随“清零”试点省市扩展等,再融资券或成为“化债”重要途径之一。稳增长加码背景下,2022年各地财政预算报告,多数强调要“妥善处置和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存量”,部分省市明确提出“开展隐性债务清零试点”;再融资券或成为“化债”重要途径之一,再融资券募资用于偿还存量债务规模已明显增多,从2019年不足2千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超1万亿元,2022年规模也可能不低。

再融资券发行、支持“偿还政府存量债务”有利于优化债务结构,缓解债务压力等。持续积累的债务,利息支出大增,成为影响未来政策空间和思路的重要因素。地方债置换,有助于降幅债务付息成本、化解债务风险。同时,伴随地方债务累积,政策一直在完善新增债券的分配机制,以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需要;地方债置换等,利于部分省市融资注入“新鲜血液”等。


优化债务结构、缓解债务压力下,“稳增长”或“轻装前行”。以省为单位的再融资“置换”,有助于降低债务成本、优化债务结构等,加强债务管理的同时,也帮助部分债务压力较大的地市、县等卸下债务“包袱”。同时,地方债额度分配等,也重点向债务风险较低、项目储备较多的地区倾斜,有利于稳增长发力靠前(详情参见《从专项债变化,看基建发力的线索》)。




研究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债务“置换”加快,稳增长“轻装前行”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2月26日
报告发布机构:国金证券研究所

参与人员信息:

赵   伟  SAC编号:S1130521120002  邮箱:zhaow@gjzq.com.cn

杨   飞  SAC编号:S1130521120001  邮箱:yang_fei@gjzq.com.cn

马洁莹  邮箱:majieying@gjzq.com.cn



长按关注


新书推介

作者从经济、政治、文化和资本市场运作等各个维度展开分析,尝试厘清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核心命题,以及转型过程中蕴藏的市场投资机遇。


法律声明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本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仅供《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专业投资者使用;非专业投资者擅自使用本公众号信息进行投资,本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人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